和田市古江巴格乡金龙村扫把厂,通过加工和销售扫把,为村民“蹚出”一条致富路。
8月29日,记者来到金龙村扫把厂采访。工人戴着白手套,拿着线圈,在以高粱秆为主的原料堆中忙碌着,修整、铺面、编面、捆扎……不到10分钟,一把扫把便制作完工了。
8月29日,在和田市古江巴格乡金龙村扫把厂,村民利用高粱秆熟练地制作扫把。融媒记者王金晶摄
2019年,金龙村致富带头人阿卜杜克尤木·库都斯,在市场上看到扫把销售情况很好,经过市场调研,便产生了在村里建扫把厂的打算,吸纳村民就业,一同走向致富路。
阿卜杜克尤木将想法告诉村第一书记和村干部后,得到了大力支持。同年,在工作队及村“两委”的帮助下,阿卜杜克尤木申请到650平方米用地,注册了新疆民意商贸有限公司,建起了厂房,招收了十几名贫困户就近就业。
扫把厂建起来了,运营起来可并没有那么容易。制作扫把技艺简单,厂里的村民很快就上手了,产量也迅速提高,这时销量又成了问题。工作队和村“两委”又积极对接市场。
在工作队和村“两委”的帮扶下,阿卜杜克尤木的扫把厂走上了正轨,扫把销路通畅,大多是订单生产销售。扫把厂生产销售稳定了,在扫把厂工作的村民有了稳定的收入。
今年45岁的村民海肉力·阿卜都拉从2019年建扫把厂起就在厂里工作。“现在每个月有3000元的收入,比以前单纯在家务农强多了,同时兼顾照顾家庭,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。”海肉力说。
随着地区不断统筹推进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等重点工作,全力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成效,扫把厂也迎来了新机遇。
“今年,扫把市场需求量明显增加,我们扫把厂原来只生产2种扫把,如今增加了更适合打扫庭院的扁丝大扫把及拖把,现有生产品种4种,月生产量达4万把,月营业额35万元,扫把厂目前用工量也增加到了21人。”阿卜杜克尤木说,“今后还将根据市场需求继续增加生产品种和生产量,扩大用工量,带领更多村民增收致富。”
来源:和田日报 融媒记者王金晶 王建军